对使用后的复用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现场的预处理包括 (一)

对使用后的复用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现场的预处理包括

对使用后的复用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现场的预处理包括如下:

医疗器械的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机物变干的器械使用常规的清洗方法是不能彻底清洗的,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不能及时清洗,临床使用者对器械预处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预处理是在医疗器械使用后,为增强清洗效果,提高医疗器械再次使用的安全性而及时进行的初步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全院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这样从使用到回收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期间残留在器械上的有机物会凝固干燥,甚至会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一旦形成,会给清洗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而且会腐蚀器械,影响器械使用寿命,更严重的是生物膜会影响灭菌因子的穿透,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复用器械预处理的最佳处理时间是器械使用后15分钟~1小时内。临床科室及手术室使用后的器械应及时进行冲洗,去除表面血迹及大颗粒污染物,无需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特殊污染器械除外),并且应该及时保湿,例如浸没在自来水、中性或者含有酶剂的溶液中,防止有机物干涸,形成生物膜,废弃的针头刀片应及时丢弃,管腔器械应及时拆卸后在流动水下冲洗。

复用器械注重预处理,既会降低器械的处理难度和成本,减少污物对器械的损害,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也会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降低人员与环境再次污染的风险,保障病人的安全,是临床使用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互惠共赢的一种有效措施。

哪些一次性医用耗材可重复使用 (二)

摘要:医用耗材大部分是一次性用品,不过对于一些价格较高的医用高值耗材来说,一次使用有些浪费,为了节约成本,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允许部分医用耗材在经过严格的处理并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可以重复使用,我国也通过部分一次性医用耗材可重复使用的建议和议案,不过允许复用的一般只有部分可提供一次性医用耗材复用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的医用耗材。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哪些一次性医用耗材可重复使用吧。一、一次性医疗耗材重复使用可以吗

一次性医用高值耗材复用一直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有人认为既然是一次性的,就应该避免复用,也有人认为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严格处理后复用,那么一次性医疗耗材能不能重复使用呢?

近年来,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环保需要,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规定,对于部分用于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骨科手术的一次性高值耗材,在经过严格的处理并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可以重复使用。

但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均强调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使用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做记录”。

不过在2018年、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提出“部分一次性医用耗材可重复使用的建议和议案”,该提议获得了通过,部分一次性医疗耗材经过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二、哪些一次性医用耗材可重复使用

一次性医疗耗材可重复使用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但并不是所有的一次性医用耗材都允许复用的,一般来说,允许复用的一次性医用耗材主要是部分高值医用耗材。

高值医用耗材因为成本较高,为了节约成本,对于部分可提供一次性医用耗材复用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的医用耗材,允许在严格处理后复用,主要是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骨科手术的一次性高值耗材,如超声骨刀刀头等。

一次性医疗耗材重复使用可以吗 哪些一次性医用耗材可重复使用 (三)

一次性医疗耗材一般不可以重复使用,但在特定条件下,部分高值医用耗材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原因: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也规定,医疗机构不得重复使用已经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按规定销毁并记录。

可以重复使用的情况: 特定条件:近年来,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一次性医用耗材可重复使用的建议和议案,并经过审议。允许重复使用的主要是高值医用耗材,这些耗材成本较高,为了节约成本,在提供适当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方法后,可以重复使用。 适用耗材:这些允许重复使用的耗材主要用于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和骨科手术等领域,例如超声骨刀刀头等。

注意:尽管部分高值医用耗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重复使用,但这必须建立在严格的处理流程和质量控制基础上,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减少医疗风险。

相信关于医疗器械重复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栏目。